close

砂丘之女  

存在主義的精彩作品。藉由敘述一名昆蟲採集者無意間來到沙漠村落,被誘騙進入砂之監獄的故事,探討焦慮、圍困、自由,與存在之痛苦等課題。

  砂,具有難以言喻的魅力,可惜安部的時代,混沌理論還沒成為顯學,不然精通數學的他,一定也會被單顆粒躍移的線性動力學所迷住,對著沙漏望到出神,是很多人會有的經驗,那單顆粒不確定性的運動,卻會堆起形狀美麗的山丘,躍動、下滑、崩塌的種種特性,其複雜與混亂可比擬蝴蝶效應。在安部公房的這部小說裡,砂包涵了一切意象:流動(隱喻了時間)、虛幻、無限、巨大(的無力感)、吞沒、覆蓋、窒息、崩塌(恐怖)、滲透、孤寂、荒涼、禁錮、腐蝕(濕沙使木頭腐朽)。實在是絕妙的場景選擇,雖說永無止境、徒勞無功的鏟砂隱喻,和「薛西弗斯的巨石」很類似,但還是不得不拍案叫絕,光沈默沙漠的畫面,就夠讓人強烈震懾了。

  砂丘之女的故事,不論電影或小說,都相當精彩,前者畫面精確、配樂奇妙,後者則意蘊無窮、充滿閱讀樂趣,小說的優勢是可以對細節無限度地深入,比如大量的昆蟲描寫,安部本身是超級昆蟲迷,所以不管是昆蟲的隱喻,或是專業的生物知識,都讓人讀得嘖嘖稱奇,尤其開場砂之村的奇幻,讓讀者會先入為主地認為這是一部超現實小說,但因為種種詳實的昆蟲學資料,又不經意地將荒誕不經的痕跡抹去,使得一種神秘的氛圍被營造出來,這種氛圍"就像薄羽蜉蝣的翅膀,散發了淡淡光的碎片"。

  故事的開始,「逃離」的意味便已濃厚,從事教職的男子,利用難得的休假日來到遠離都市的海邊砂地採集昆蟲,這個令他興奮的活動(期待著發現新種而名垂後世),是逃避單調無味生活的方式,爾後卻令他從都市牢籠掉進另一個牢籠。作者設計出的特殊事件(失蹤),讓男子從外面的世界去認識原來的自己。砂洞底下讀報紙的橋段,切中要害地舖陳出存在的荒謬:

「法人稅貪污,波及市府」....「工業中心化身為校園都市」....
「相繼停工,勞工聯盟近日發表意見」....「勒斃兩名幼子,母親服毒自殺」....

沒有一件是不可或缺的。那是參差不齊地堆起虛幻的紅磚所形成的虛幻之塔....總之,日常生活就是這樣的,所以任何人也都明明知道這是無意義的,卻還是將圓規的中心置於自己家中。


  這一段是我讀到覺得最關鍵的一段,整個充滿緊張感的故事裡,男子不斷與砂博鬥,想要逃出恐怖的地獄,焦慮與煩躁的纏繞成為閱讀感受的主軸,但逃離砂穴並不能逃離焦慮,我想小說所要陳述的便是此一觀點,不管在什麼地方,人都是焦慮不安的,也就是說,外在事物如果是我們所要隱藏的東西,每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便能逃離它,但有沒有可能,我們所要隱藏的,其實是我們自己的焦慮呢?那麼不管如何躲藏,永遠也無法隱藏無法避免。

  男子在短暫逃出砂穴時,曾看到有些住了好幾代的人家,洞口垂著繩梯,他以為必須經過長年累月的忍耐,才能放棄追求自由的希望,但沒想到他不過待在洞中生活半年多,卻自行放棄逃出的權利(書的首節說到男子過了七年後,法律上宣告死亡,所以他應該是沒有再回都市去),若沒有上一段有關焦慮本質的辯證,也許會以為這是個關於麻木的寓言,但其實,被永遠圍困在洞穴底下的男的,也許可說是擁有自由的,他承擔起挖沙的責任與行動狀態中的痛苦,他已經明白即使回到原來的地方,意識的焦慮仍然是無法逃離的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凱西媽 的頭像
    凱西媽

    凱西媽的書評

    凱西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