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中四個主要人物-余孟勤、藺燕梅、童孝賢、伍寶笙,歷經排列組合,最後被配成兩對,中間還穿插了個范寬湖,有必要的話也來分析一下,因為鹿橋筆下的人物性格刻劃得很清楚,所以我想可以幫他們用「柯塞人格氣質量表」,找出分別的類型。
「柯塞人格氣質量表」是根據榮格的心理類型論發展出的測量工具,它把人格類型依四種心理功能加以區分,分別是:
‧態度-外發型(Extrovert, E)與內省(Introvert,I)
‧知覺方式-感覺(Sensing,S)與直覺(Intuition,N)
‧價值判斷-思維(Thinking,T)與情感型(Feeling,F)
‧邏輯方式-判斷(Judging,J)與知覺(Perceiving,P)
五位書中人物的性格,依照態度、知覺方式、價值判斷、邏輯方式的順序,性格氣質的類型分別是:
余孟勤 ESTJ(行政者型)
藺燕梅 ENFP(記者型)
童孝賢 ENFJ(教育家型)
伍寶笙 ISFJ(保存者型)
范寬湖 ENTJ(陸軍元帥型)
依柯塞量表,人格類型總共有2x2x2x2=16種,而這16種類型,又被分成四種主型,分別為能力型(NT)、理想型(NF)、享樂型(SP)、行政型(SJ)。以上分類的結果,余孟勤的行政者型和伍寶笙的保存者型,正好同屬行政型,而藺燕梅的記者型和童孝賢的教育家型,則同屬理想型,至於范寬湖的陸軍元帥,是五人之中唯一的能力型,無怪乎被淘汰出局、黯然退場。所以鹿橋應該有研究過心理學,藺燕梅和余孟勤的同質性不高,互補性也不足,因此湊不成一對,終究因個性不合而分手。
太無聊了所以玩性格分類遊戲?倒也不是,只是從藺燕梅離開昆明西站,跟了小范上呈貢那一段起,心上突然一糾,發現鹿橋的筆法還真貼近人性,逐漸發現這是本很精彩的小說,並不只是描寫大學生活而已,未央歌之所以被傳頌多時,其中的描寫功力是不容小覷的。我覺得最令人拍案叫絕的,要屬范寬湖吻了藺燕梅後,小童一席話讓藺發現自己不愛大余那段。那種暗中愛了一個人好久,卻在那人開口說愛你之時,突然發現自那一刻起愛全然消失的描述,真是傳神極了!
不過呢,藺燕梅去呈貢的情節,大約出現在三百七十幾頁,這真的很強,淡得教人打瞌睡的平舖直敘,居然持續了這麼厚的頁數,鹿橋讓讀者喝了一大堆白開水,才開始給點有味道的。但是落落長的前奏之後出現轉折,張力還蠻強的。前面的頁數以慢板節奏營造那個時代的氛圍,並且舖陳西南聯大這些菁英份子之間的友情;背景雲南的地方人情有不少著墨,使人感受到一點「異域」的氣氛,和諧的友誼、戰亂的時代、古樸的民風,書中漫著濃濃的詩意。後面才加進一點化學變化的元素,節奏明快了起來,形成前後不對稱的結構。
不知這樣的結構,是為了讓劇尾的張力大到極限?還是想用比例原則,讓讀者了解,此書想要歌頌的是友情,而非愛情?不管鹿橋的用意為何,我所感受到的是前者。猜這可能和閱讀者的心境有關,若是抱著朝聖青春讀物心情的青年學子,比較容易感受到的應該是後者吧!因為毛姆的影響(抱歉言必稱毛姆,沒辦法,迷得太兇了),總是會著眼於小說裡關於人性的描寫,不知不覺我就忽略了這本書裡對青春的謳歌。
藺燕梅之所以領悟她不愛大余,除了范寬湖一吻的啟示,以及小童一席話之醍醐灌頂,還因為她自我成長了。小童點醒了一件事:順服原是上帝賦與她的美好天性,但在大余和她的關係裡,卻讓她習慣性地聽從,以大余執拗而嚴厲的個性,他的人生應該是充滿窒礙的,但燕梅的一味順從卻培養起他的脾氣來,結果越慣越大,越多的湊合使得他越不能滿足,河堤決了口,再難回堵。這席話在她心中發了芽,歷經撞車事件、誤吻及差點出家種種經歷,原先的芽在心中茁壯開來,她終於懂得自己的痴情始終是一場作繭自縛,不再盲目之後,她甚至看清,自己對大余的情感不是真的,只是一種希望對方愛她的欲望,因為一直得不到所以拼命追求,說穿了不過是一種無止境的陷溺。這一段讓我眼睛一亮,原先完美神聖的藺燕梅,實在不食人間煙火得厲害,幾乎是個平板化的形象(主角竟然是扁平人物?),但這段心靈成長的篇章,卻使她整個鮮活了起來。
未央歌的評價是兩極化的,有人認為它太過夢幻,所描寫的烏托邦簡直與世隔絕,甚至還有人說它矯揉造作-親暱到近乎噁心的姊妹情、流言竟然逼死范氏兄妹、主角們個個出色得不像人....不過也有許多人認為它的藝術成就巨大,讚揚它所蘊含的人道主義,以及對人生深層意義的探討。我是屬於推崇的一方-何必在意它所塑造的人物完美到不真實呢?光是書中許多意象就已經夠繽紛了:象徵紅顏、神聖、燦爛青春、世代交替、受苦的荊棘地等意義的玫瑰花叢;甚至藺燕梅本身就是一個豐富的意象:人人嚮往的真善美、躬身自省且自我克制的宗教意識;還有不穿襪子的童孝賢則令人感受自然純真、雲淡風輕、敏捷爽快。小說的意象本就重於現實描摹,難道寫輸一子即斷一指的棋士,不去看待其生命的象徵,卻去苛責它的血腥嗎?
況且它又塑造出各種生動的角色-聰慧通達的史宣文、坦蕩勇敢的凌希慧、溫婉和善的伍寶笙、律己律人的余孟勤、柔弱卻深情的喬倩垠、淡泊寧靜的宴取中、庸碌市儈的宋捷軍、穩重刻苦的朱石樵、慈祥平易的趙先生....光這一點,它就已經是成就斐然的小說了。每個人物都有獨特的性格,讀起來非常有樂趣,不過因為整本書中都沒有什麼反派角色,缺少對比手法,不耐長篇閱讀的人可能會覺得沈悶,比如像傲慢與偏見,伊莉莎白有賓利的姊姊來對照、達西則有韋克漢來對照,我認為各式各樣的對比是小說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手法,不管是人物性格、修辭、意象、畫面、節奏等等的對比,因為它可以形成鮮明的效果和強烈的感受,未央歌比較明顯的是結構上的對比,雖然也不錯,但是還沒通篇讀完就放棄的讀者,可就感覺不到這種對比啦!
除了人性方面的描述和人物刻劃的功力,小小地吸引了我,馮新銜的書也是讓我為之驚艷的部份。引一小段小童的讀書摘要:人生是一件有機體,是如一株植物從種子長大的。到人死時,必與種子不同而是一株大樹之類。而種子之中的一切基因,實在控制、範圍了長大的形體。那麼我們是不是必須承認種子中的一切附在染色體上的基因,無論好與不好,不是本人之罪,亦非本人力量可左右的?
小童的論述還有很長一段,不過摘錄至此,應該就約略可以窺見論述的內容-先天與環境之思辯,這正是我的死穴呀!自從多年前讀了超精彩的「教養的迷思」之後,對於這個論述我實在無法抗拒,唉呀,又欠了一項功課,得找個時間把這個做成專題寫一寫,讀書真麻煩,往往為了解答一個困惑,又衍生出更多的困惑來,傷腦筋。
留言列表